在以太坊上擴展 AI:數據與隱私計算
在 Deep Intelligence 以太坊的座談會上探討了阻礙企業級 AI 在以太坊上發展的瓶頸——從身份和存儲到隱私保護推理和無縫用戶體驗。
🧵 主要見解:
1/ Ming Guo(首席科學家,@MetisL2 和 @ProjectZKM)🚀
不可能的三難困境已經解決——ZK 密碼學在最近幾年進步超過前 40 年的總和。ZK rollups 使得無限擴展成為可能,響應時間僅需毫秒。企業代理需要零主動性,只需精確的指令跟隨來處理資產。將機械可解釋性放在鏈上(執行痕跡),而不是模型權重,以便於審計信任。最好的 Web3 是沒有 Web3——用戶不應該知道區塊鏈在他們的應用程序下存在。
2/ @jaosef(聯合創始人兼總裁,@aztecnetwork)🔐
最大的瓶頸:身份——代理必須區分人類和其他代理,這需要個人身份的證明進展。兩個隱私需求:模型權重(IP 保護)和用戶數據。證明系統目前無法處理 LLM,只能進行合規檢查。Aztec 現在專注於私密交易;鏈上 AI 推理還需要幾年。我們需要像 ERC-8004 這樣的身份標準來存在於代理中。12 月的 Pectra 分叉帶來更多的 blob——這是數據可用性的正確方向。
3/ @anthurine(首席市場官,@EthStorage)💾
超越 TPS,鏈上存儲是關鍵——當前的 "Web3 AI" 在鏈外進行建模,只將結果放在鏈上。真正的鏈上模型需要動態存儲,而不是 Filecoin/IPFS 的冷存儲。EthStorage 是模塊化的(Layer 2/3),在以太坊內提供 PB 級別的 1,000 倍更便宜的存儲——沒有跨鏈問題。未來:AI 代理不僅僅是擁有代幣。去年的炒作 = Web2 代理 + 代幣。我們需要實際的鏈上過程。
4/ Abhi(協議研究員,@hetu_protocol)💰
以太坊並不是為 AI 而建造的——瓶頸包括計算、存儲、資源可達性。傳統的 DA 提供可用性保證,但不提供語義保證。Hetu 的 Flux = AI 原生的工作量證明,獎勵實際有價值的工作(代理協作生成因果數據的任務),而不是無用的哈希。未來需求:縮小 5-10 倍的 Web3-Web2 AI 差距,並建立無供應商鎖定的無許可代理啟動平台。
共識:
基礎設施正在成熟。現在構建無縫用戶體驗的殺手級應用,超越迷因代幣的嚴肅用例,以及人類與代理區分的身份標準。🌐
更多細節請參見視頻。
#ETHProgrammablemoney
查看原文6,384
11
本頁面內容由第三方提供。除非另有說明,OKX 不是所引用文章的作者,也不對此類材料主張任何版權。該內容僅供參考,並不代表 OKX 觀點,不作為任何形式的認可,也不應被視為投資建議或購買或出售數字資產的招攬。在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供摘要或其他信息的情況下,此類人工智能生成的內容可能不準確或不一致。請閱讀鏈接文章,瞭解更多詳情和信息。OKX 不對第三方網站上的內容負責。包含穩定幣、NFTs 等在內的數字資產涉及較高程度的風險,其價值可能會產生較大波動。請根據自身財務狀況,仔細考慮交易或持有數字資產是否適合您。